左翼作家集体惨遭惨案,事件发生于1931年2月7日!

2023-02-07 09:56:19 编辑:魔法怎么失灵啦
编辑有话说:这起惨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悲剧。胡也频等5名左翼作家的遇害,再次暴露出当时政治动荡的局面和文化沙漠。他们的离世对中国文学界和左翼知识分子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也揭示了当时极权政权对异见的残酷迫害。

1931年2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5位作家以及其他19位中共党员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牺牲的这五位革命战士,史称“左联五烈士”。

1931年2月7日,胡也频等5名左翼作家遇害

5名作家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4人为共产党员。五位烈士作为“革命文学”的代表,成为了中国文坛中的一支新锐力量,积极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初期发展。他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以自己沸腾的热血,谱写了光辉的历史,也写出了革命文学的历史篇章。1931年1月7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以“共产分子”、“宣传赤化”等罪名将5人逮捕。同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遇害。

拓展阅读

柔石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在宁海县任教育局长期间,家乡农民暴动,被涉及,遂离乡来沪。9月,住北四川路景云里23号,与鲁迅为邻。和鲁迅同组朝花社,编《语丝》、《朝花》周刊和旬刊、《艺苑朝华》美术丛刊。民国19年,参与鲁迅等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被选为左联执行委员,后又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除编辑《萌芽》、《大众文艺》、《拓荒者》外,还筹办新的左联机关刊物《世界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间,修改出版《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和短篇小说集《希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左联代表出席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9月,遭巡捕搜查,搬出景云里,先后住北四川路永安里,静安寺泰利巷。民国20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开会时,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月7日深夜被害,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鲁迅闻讯,写下悲愤诗篇:“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左联《前哨》出“纪念战死者专号”悼念。解放后,柔石等24位烈士迁葬于上海大场革命公墓,后又迁于龙华烈士陵园。

胡也频

胡也频(1903-1931),左翼作家。原名胡崇轩,福建福州人。1928年春和丁玲一同到上海。同年6月起,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1929年1月,与丁玲、沈从文组织红黑出版处,出版他们共同编辑的《红黑》月刊、《人间月刊》和“红黑丛书”、“二百零四号丛书”等。同年5月,完成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同年11月,作小说《烟》,描写年迈的人力车夫刘二一家的悲剧,抨击社会黑暗。1930年初,去山东济南高中任教,在学生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不久,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和丁玲一同潜回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工农兵通信委员会主席,积极帮助工农作家的成长,同月,作为“左联”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11月,当选为“左联”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大会代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完成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同月出版的《现代学生》1卷2期发表他的短篇小说《黑骨头》。1931年1月17日被捕,和同一时期被捕的李伟森、柔石、殷夫、冯铿于同年2月7日遭杀害,被称为“左联五烈士”。同年4月,左联出版《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哀悼牺牲的5位青年盟员作家,专号发表了《胡也频传略》及其遗著《同居》。

李伟森

李伟森(1903-1931),职业革命家、左翼作家。原名李国纬,乳名伟生,笔名李伟森。湖北武昌人。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到上海。1928年5月创办《上海报》。同年,翻译作品《十年来之俄罗斯》、《俄国革命画史》、《动荡中的新俄农村》等相继出版。1930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为“左联”发起人之一。“左联”成立后,与柔石、胡也频共同负责培养工农通信员工作。1931年1月17日被捕,和同一时期先后被捕的23位中共党的干部和左翼作家一同囚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在敌人狱中,坚贞不屈,同年2月7日,他和23位同牢战友同时惨遭杀害。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李伟森和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5位左翼作家,同年4月,“左联”编辑出版了机关刊《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刊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被难同志传略一·李伟森》,以示抗议和纪念。同年10月,日本四六书院出版纪念5位中国左翼作家的专集《中国小说集<阿Q正传>》,卷首有李伟森、宗晖、冯铿、殷夫4位烈士的肖像。1933年2月7日是李伟森等5位左翼作家被害2周年,鲁迅作《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沉痛悼念牺牲的青年战友。

冯铿

冯铿(1907-1931),女,原名冯岭梅,广东潮州人。出身于贫穷的教师家庭。1926年毕业于汕头友联中学,在乡间小学任教。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1930年加入“左联”,并于同年5月与柔石等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1年初与柔石、胡也频、李求实、白莽等人同时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狱中。

1925年开始发表习作,1928年以前多写抒情小诗。此后的创作题材从一般知识青年的恋爱生活扩大到震憾人心的历史事件。作品热情地描写红军战士工农群众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作者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由于她所处的政治环境及其他一些原因,直到1986年才出版了她唯一的著作集《重新起来》。

殷夫

殷夫(1910-1931),本姓徐,名柏庭,殷夫是他经常用的一个笔名,1910年6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象山县怀珠乡大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杰出诗人和“左联”五烈士之一。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殷夫是发起人之一。在《萌芽》、 《拓荒者》、 《巴尔底山》等左联刊物上发表了《血字》 、《别了,哥哥》 、 《五一歌》 、 《让死的死去吧》等著作。被鲁迅称誉为“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又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这一时期,殷夫在政治上、艺术上更趋成熟。在他身上,革命者和革命诗人得到了较完美的统一。

这些诗作以粗犷的音色和高昂的节奏,从正面讴歌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事业,倾诉着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信念;境界开阔,气概雄浑,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时代感。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殷夫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孩儿塔》等。

他还写了不少政治鼓动诗,大多发表在作者自己编辑、秘密发行的刊物《列宁青年》和“左联”刊物《萌芽月刊》、《拓荒者》、《巴尔底山》等上面。这些诗格调新颖,境界开阔,个人感情的抒唱与革命斗争的赞颂交响成气概雄浑、声调激昂的战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统计

  • 发布时间:2023-02-07 09:56:19
  •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2023-09-17 15:56:17
  • 编辑次数:0
  • 浏览次数:397
  • 评论数量:0
  • 点赞次数:0

评论(0)

举报
验证码
发表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你的妙语连珠

举报文章问题
验证码
预约新游

预约成功!,

到时你将收到我们的短信提醒。

回复 宏伟路口 :
我真不理解,我只有一个女王和双生希儿!!还是比较喜欢360安全卫士的弹窗过滤,图标就在首页的右下角,开启非常的方便。而且强力过滤模式的话,可以将很多顽固的软件弹窗过滤掉,很彻底值得推荐。
CopyRight © 1999-2023 ejdz.cn All Right Reserved 易家知识网 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

渝ICP备20008086号-17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

ejdz2023#163.com(#替换为@)   QQ:236820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