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上任以后,在第一次发表的演说中提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主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生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他强调:“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学法科不是为求个人做官,学商科不是为求个人发财。求学是为了“有贡献于社会”。他宣布北大办学方针是:“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任职期间,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专制和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他的努力,北大养成民主的风气和学术自由的风气,从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和学生运动的摇篮。
暂无评论,期待你的妙语连珠
预约成功!,
到时你将收到我们的短信提醒。
704点赞
23790文章
渝ICP备20008086号-17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
ejdz2023#163.com(#替换为@) QQ:2368208271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上任以后,在第一次发表的演说中提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主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生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他强调:“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学法科不是为求个人做官,学商科不是为求个人发财。求学是为了“有贡献于社会”。他宣布北大办学方针是:“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任职期间,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专制和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他的努力,北大养成民主的风气和学术自由的风气,从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和学生运动的摇篮。
本文统计
本文标签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你的妙语连珠
预约成功!,
到时你将收到我们的短信提醒。
猜你喜欢
704
|点赞
23790
文章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