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长月烬明》编剧何妨、罗璇揭秘创作心路历程

2023-04-21 11:29 编辑:乖丫头
编辑有话说:《长月烬明》编剧何妨、罗璇的创作充满了情感与思考,剧情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中的冲突与反思引人深思,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优秀作品。

新京报:《长月烬明》跟其他仙侠剧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编剧何妨、罗璇:当提起仙侠古偶的时候,大家脑中会自然而然出现一些素淡色调和经典画面,近年来新形成的仙侠“传统”,是《长月烬明》改编想尽量规避的。基于原著故事的特质,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种目标:浓烈艳丽的色调,激烈壮丽的感受,富有原始生命力的角色以及无法抵抗的命运感。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古老神话元素和古典东方美学的意象,向神话借烈度,向古典借厚度。

比如说一开头魔神出场,当我们脱离传统文化想象的时候,一个仙侠世界魔头的现身方式大多是飞来飞去从天而降。澹台烬则是以一个六龙驭车、御风破云的形象登场的。龙驾这个词,天然带着上古的色调与楚辞的风味,“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当这个情景出现的时候,不管是从形还是意上都完成了对古典神话的借鉴。比如,剧本中直接引用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神话故事,这也是在敦煌壁画中出现过的画面,这个故事的激烈程度震撼人心,甚至让人有些毛骨悚然,它是男女主情感线的隐喻。

千篇访谈|《长月烬明》编剧何妨、罗璇

再比如,墨河河底巨大的定水石,它脱胎自定海神针的形象;支撑天地的天柱,其实就是神话中不周山、建木这些意象的综合体。虽然没有直接复制它们的名字,但观众自然会联想到,这是约定俗成的传统神话的力量。

还有一类借鉴,是对古典神话形式的模仿,比如剧中的神器“过去镜”,是时间之神稷泽的眼眸所化。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神话,盘古死后,一只眼睛化为太阳,一只眼睛化为月亮,夸父追日而死,手杖落地化成桃林。神明身死化为物,其实是我们中国神话的一种创作传统。

另外,剧中还有一些来自传统文化的设定。《长月烬明》虽然是仙侠,但在很长的阶段里,角色其实都是以人的形式存在的,大家活在人世间,就一定会有一些风俗习惯。过年的时候,大家会烧姒婴、惊灭的小人儿去晦气,就像打小人一样。萧凛为国而死后,民间把他的形象做成小泥人来供奉。历史中悲壮的英雄人物被民间自发供养、崇拜,用这种方式铭记他们,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这种传统文化的软性植入,会让剧作更加自然和真实。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统计

  • 发布时间:2023-04-21 11:29:36
  •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2023-09-15 11:44:46
  • 编辑次数:1
  • 浏览次数:1096
  • 评论数量:0
  • 点赞次数:0

本文标签

评论(0)

举报
验证码
发表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你的妙语连珠

举报文章问题
格式问题
违法及不良信息
标题党
内容错误
图片不显示
其他问题
验证码
预约新游

预约成功!,

到时你将收到我们的短信提醒。

回复 宏伟路口 :
我真不理解,我只有一个女王和双生希儿!!还是比较喜欢360安全卫士的弹窗过滤,图标就在首页的右下角,开启非常的方便。而且强力过滤模式的话,可以将很多顽固的软件弹窗过滤掉,很彻底值得推荐。
CopyRight © 1999-2023 ejdz.cn All Right Reserved 易家知识网 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

渝ICP备20008086号-17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

ejdz2023#163.com(#替换为@)   QQ:2368208271